你听说的赞比亚,是"铜矿王国"的光环;
你没见过的赞比亚,是一个坐拥金山却饿肚子的悲剧。
很多人提起赞比亚,第一反应是"铜矿大国""资源丰富",
可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人都知道,在这里,"富饶"和"贫穷"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。
01. 赞比亚的表面:世界第二大铜矿产国;现实的骨感:老百姓穷得叮当响
我一个在非洲做工程的朋友,2019年被派到赞比亚的铜带省工作。
去之前,公司给他的资料显示:赞比亚铜矿储量全球第四,年产量80万吨左右,妥妥的"铜矿王国"。
结果到了当地才傻眼:
首都卢萨卡的主干道坑坑洼洼,下雨天积水能没过膝盖;
当地工人月薪折合人民币不到800块,却要养活一大家子;
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,一停就是十几个小时;
医院缺药少设备,连基本的抗生素都供应不上。
朋友跟我感慨:"这哪像个'资源大国',分明就是个披着金装的乞丐。"
你以为的铜矿王国,光鲜亮丽;
真实的赞比亚,是用黄金换不来基本生活的荒诞。
02. 铜矿挖了一百年,赞比亚人还是全球最穷的那批人
赞比亚的铜矿开采历史超过100年,按道理说,这么长时间的"摇钱树"应该让国家富得流油。
可现实是什么?
全国近1900万人口,60%生活在贫困线以下;
平均寿命只有61岁,比我们国家低了近20岁;
成人识字率不到70%,很多人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;
婴儿死亡率高达4.2%,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。
最讽刺的是,铜带省作为全国最富的地区,当地矿工的孩子却上不起学、看不起病。
一位在赞比亚干了十年的中国工程师告诉我:"这些铜矿工人,干着世界上最苦最累的活,拿着连我们农民工都不如的工资。"
挖了一个世纪的铜,却挖不出一条像样的公路。
这就是赞比亚的悲哀。
03. 政府腐败到什么程度?铜矿收入大头都进了谁的口袋
赞比亚的铜矿收入去哪了?答案很简单:被层层盘剥,最后流进了少数人的腰包。
政府官员开着豪车住别墅,普通百姓却连清洁饮水都喝不上;
外国矿业公司每年上缴的税收,大部分"不知去向";
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年年增加,道路却年年在原地踏步;
教育医疗的投入占GDP不到4%,连非洲平均水平都不如。
一个赞比亚当地人跟我们的工程队抱怨:"铜矿是我们的,可我们什么都分不到。那些大老板一年赚的钱,够我们全村吃一辈子。"
世界上最富的资源,养活了世界上最贪的一群人。
这话听着刺耳,但在赞比亚,就是血淋淋的现实。
04. 基础设施烂到什么程度?21世纪的赞比亚,活得像19世纪
别看人家是"铜矿王国",基础设施烂得让你怀疑人生。
首都卢萨卡连个像样的环路都没有,出城要走土路;
全国公路硬化率不到20%,雨季根本没法开车;
网络信号时有时无,很多地方还停留在2G时代;
医院设备老旧,连X光机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。
我那朋友说过一个细节:他们工地需要运输设备,从港口到项目地点不到300公里,愣是走了两天两夜。
路况差到什么程度?卡车陷坑里,要靠当地人用绳子和人力硬拽出来。
有钱买铜矿开采设备,没钱修一条像样的公路。
这就是赞比亚政府的"优先级"。
05. 教育医疗有多糟?生病了只能听天由命
在赞比亚,生病就是噩梦的开始。
公立医院药品短缺是常态,连最基本的退烧药都供不上;
全国只有不到1500名医生,平均一个医生要服务1.2万人;
很多农村地区,最近的医院要走三四个小时;
私立医疗费用高得离谱,一次简单的手术能掏空一个家庭的积蓄。
教育就更别提了:
全国中学入学率不到40%,大学入学率连5%都不到;
很多孩子小学没毕业就要下地干活或者进矿井;
师资力量严重不足,一个老师要管六七十个学生;
课本短缺,很多学校连基本的教学材料都买不起。
一个在赞比亚支教的中国志愿者告诉我:"这里的孩子很聪明,但没有机会。他们的未来,从出生那天就被注定了。"
06. 中国人在赞比亚:受欢迎,但也要小心被"算计"
赞比亚对中国投资和援助很依赖,所以中国人在当地还算受欢迎。
但也别掉以轻心:
当地治安状况不太好,抢劫偷盗时有发生;
政策朝令夕改,今天欢迎外资,明天可能就要加税;
语言沟通是大问题,英语是官方语言,但当地人英语水平参差不齐;
疟疾、霍乱等疾病风险较高,医疗条件有限。
旅游Tips:
- 去赞比亚一定要提前接种黄热病疫苗
- 带足现金,很多地方不支持刷卡
- 避免夜间外出,尤其是偏远地区
- 饮食以熟食为主,生水坚决不碰
- 维多利亚瀑布值得一看,但要选择正规旅游公司
07. 赞比亚的"铜矿诅咒":资源越丰富,百姓越贫穷
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"资源诅咒",赞比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铜矿让少数人暴富,却让大多数人更穷;
政府把希望全押在铜价上,忽略了农业、制造业等其他产业;
过度依赖资源出口,一旦国际铜价下跌,整个国家经济就崩盘;
年轻人除了挖矿,找不到其他出路。
一位在赞比亚工作过的经济学家说得很直白:"赞比亚不是缺钱,是缺治理能力。有了钱不知道怎么花,有了资源不知道怎么用。"
铜矿成了赞比亚的"金手铐"——戴着它富不起来,摘不掉它更活不下去。
08. 赞比亚,一个让人心疼的"富国"
赞比亚的悲剧,不在于穷,而在于明明可以不穷,却偏偏穷得理直气壮。
坐拥全球第四大铜矿储量,却连基本民生都保障不了;
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矿产收入,却换不来一条像样的公路;
政府官员开豪车住别墅,老百姓却为了一口干净水发愁。
如果你要去赞比亚,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:
矿区里机器轰鸣,城市里却停电停水;
政府大楼富丽堂皇,学校医院却破败不堪;
外国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,当地人却连温饱都成问题。
写在最后:
赞比亚的故事告诉我们:资源丰富不等于国家富强,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和分配。
有人说,赞比亚是非洲版的"沙特阿拉伯",但我觉得更像是一个悲剧版的"资源王国"。
他们有世界羡慕的铜矿,却过着世界同情的生活。
真正让人心疼的,不是赞比亚的贫穷,而是这种贫穷的不必要。
在一个铜矿王国里挨饿,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讽刺。
永信证券-北京股票配资官网-股票专业配资-配资炒股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